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SFI
动态
出版物
金融租赁公司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
时间:2013-01-27 作者:钟伟

金融租赁公司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

——理论分析和实证探讨

 2012年12月17日

 

课题负责人

钟  伟:研究院学术委员、副院长

 

引言

       在我国,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发端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急需大量引进国外大型机械设备之时。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融资租赁业经历过“繁荣——泡沫——整顿”的大起大落,至今已经步入了稳健发展新纪元中。2007年,银监会颁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呈几何级数增长,业务规模也迅速扩张。据统计,2007-2011五年间金融租赁合同余额年均增长率超过300%,到2012年上半年合同余额超过5000亿人民币。尽管金融租赁业的规模还不足以对9万多亿的M2余额构成实质性的影响,但若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不远的未来,金融租赁业必定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巨大影响。

       金融租赁公司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并不依赖存贷差收益保证利润,主要的经营业务是为大型设备(例如飞机、船舶、农业机械设备等)提供资金融通。尽管当前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但并不受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直接控制。研究金融租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对于今后货币政策可能面临的新变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金融租赁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报告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视角的研究,探索金融租赁公司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金融租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金融租赁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金融租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传导机制的影响等。

       本研究的组织结构亦遵循这样的研究框架:第一章介绍金融租赁发展的背景,主要介绍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国际金融租赁业的发展;第二章讨论金融租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从理论上分析金融租赁对央行货币供应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第三章讨论金融租赁对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主要介绍金融租赁对央行常用的“三大法宝”,即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实施机制的影响;第四章则在上述基础分析之上,研究金融租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第五章讨论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租赁发展的关系,尤其是经济低迷时期企业去库存化行为和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压力,对金融租赁活动的影响;第六章从经验层面讨论金融租赁公司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为前述理论提供竞争支持,同时比较金融租赁公司和商业银行、股票市场在应对货币政策变化时的灵敏性差异,并讨论利率市场化对金融租赁公司的影响;第七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结论是:第一,由于金融租赁公司不需要遵循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的现金漏出,增加货币乘数;第二,在货币政策工具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效力将有所下降,但再贴现率调整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政策有效性会加强;第三,传统的以广义货币供给量M2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不再适用,但货币供给变化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反应会变得更加灵敏;第四,实证研究表明,金融租赁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同时能够显著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走向。

       本文的政策建议包括:(1)央行应该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操作,尽快转向以依赖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调整为主导的货币政策调整。(2)央行应该确定以市场化利率(例如SHIBOR)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不应过分依赖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变化进行判断。(3)监管部门应减少对金融租赁公司在融资渠道、分支机构发展上的诸多限制,这些限制抑制了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反而不利于发挥金融租赁公司对宏观经济以及货币政策的反应。

(此项课题系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内部课题报告,课题组负责人为研究院学术委员、副院长钟伟。课题报告受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委托和资助,研究院组织专家评审。本文为报告的引言部分,阅读全文请联系工作人员。报告即将出版,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