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刘晓春在《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一书中,从传统的银行讲到了当下迅猛发展的金融科技,从我国内地的银行经营讲到了境外机构的管理。这些都是一个从业多年的银行管理者的切身感悟和实操经验。我赞赏晓春行长那种在看似烦琐具体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思考、勤于总结的精神;那种不故作惊人之语,只是踏实求真的态度。
杨凯生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
金融理论是一门关于经济活动的应用学科,应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但问题是,不是每一位学者都有机会去深入地了解金融实践的,即便是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很难有机会观察到金融业全景。刘晓春的新作《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间接观察“金融实践”的机会。可以说他是一位“被金融耽误了的学者”。但也正因为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视角与论点更显独特的价值,这也正是此书最值得大力推荐的地方。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以银行家之眼,对银行转型与创新、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提炼和归纳,勾勒出银行业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内容包罗万象、文字通俗易懂,把一门枯燥的学问和复杂的业务,演化成了几篇轻松的随笔。感谢作者让我们以轻松自在的方式了解了银行转型之路的艰难,未来的方向就留给读者朋友们一起思考吧。
张健华
华夏银行行长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作者从事银行一线管理工作30多年的宏观思考和微观审视,从金融业大势、金融新业态、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监管的逻辑,到银行业如何赋能实体经济,再到银行内部的业务实践、品牌和人事管理等,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经济金融热点话题和银行管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本书从宏观视角切入,深入探讨如何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如何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监管的逻辑和尺度、银行业如何转型与升级、突破金融科技瓶颈的五个闭环等。
其次,作者认为金融业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脱实向虚”,需要回归本源,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深刻反思银行业如何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
最后,作者基于自身30多年的银行一线管理经验,深度复盘银行业务实操思路、品牌建设理念、人事管理经验等。
目录
序 一
序 二
自 序
第一篇 金融新业态与银行业转型升级
第一章 从银行视角看金融
就金融论金融是不对的
金融业需要“升级版”改革开放
统一与分业
金融监管的逻辑
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中小银行的经营困境
第二章 突破金融科技瓶颈,需要建立五个闭环
互联网金融的“真空妙有”
银行会被互联网金融颠覆吗?
数字货币能成为货币吗?
Libra、庄票、本票、地下钱庄
金融科技的瓶颈
庖丁何以解牛?
“科技真正金融化”的奥义
金融科技下一站:建立五个闭环
RegTech :监管 Tech 还是监管 Fin ?
第三章 银行的创新与转型之路
变者为王?
银行创新的边界
数字科技:暴风还是雨露?
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的方向
思辨金融科技新形势下的银行业务外包
第二篇 回归本源,赋能实体经济
第四章 银行业回归本源
中国银行业:趋利避害赚大钱?
银行莫要自娱自乐
千方百计放贷款
门槛与堤坝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股票质押与股权质押
第五章 民营企业融资难是银行的错?
民营企业高杠杆下的融资难
需要脱胎换骨的民企
谁来管理流动性?
小微信贷的能与不能
第六章 农村金融杂谈
迷茫与破题
温州模式,今天不是明天的样板
茶农与渔夫
第三篇 银行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第七章 银行的形象与品牌
银行的形象,没那么简单
不能忽悠的品牌腔调
不能忽视的品牌管理
第八章 银行的内部管理之道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网点的烦恼
信用卡:服务、客户与账户
银行业的母与子
“二八定律”与“百分之百”
产品移用的风险
第九章 回看香港
初到香港:换一个套路
再探香港:不同的牌局
押大押小?
“砖头文化”与“二手资产”
香港小贷公司启示录
香港财务公司生意经
银团贷款漫谈
香港要扬长补短 突破桥梁思维
第十章 人事管理见闻录
一台自动机器
发花红与算账的格局
银行事业部制得失谈
规则塑造人
辞退员工的感受
序一
在一些场合,例如论坛、讲座、会议,我多次听过刘晓春行长的演讲和发言。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个不讲什么空话、套话的人,是一个很在意能不能言之有物、言之必中的人。这次拿到他寄来的《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的书稿,我抓紧翻看了其中的大多数篇章,一如既往,还是这种感觉。正是这种感觉促使我提起笔来为他这本即将付梓的著作写几句话。
这本书里没有什么生涩拗口的专业术语,也没有什么模型公式,更没有引经据典,没有从世界上哪所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的教授那里,甚至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那里借用什么说法。文中也没有夹上什么英文单词(夹用了的只有Libra、 FinTech、RegTech 等几个其实本来也不是英语词汇的字母组合)。这本书里更多的内容是“银行创新的边界”“变者为王”“千方百计放贷款”“民营企业高杠杆下的融资难”“银行的形象没那么简单”“网点的烦恼”“香港财务公司生意经”等。直接而简单,朴实而无华。他从传统的银行讲到了当下迅猛发展的金融科技,从我国内地的银行经营讲到了境外机构的管理。这些都是一个从业多年的银行
管理者的切身感悟和实操经验。
我认为可能并不是所有读者看了这本书后都会接受作者的所思所述。但这并不奇怪。因为各家金融机构有着各自的具体情况,每个金融从业人员,每个金融机构的管理者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乃至所处的环境都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我想说的是,我赞赏晓春行长那种在看似烦琐具体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思考、勤于总结的精神;那种不故作惊人之语,只是踏实求真的态度。
杨凯生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
序二
中国有句老话,叫“万变不离其宗”,但这个“宗”究竟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金融也一样,几乎所有人都说金融改革要尊重金融规律,但金融规律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关心中国金融问题的学者,大多熟悉一些广为流传的说法,比如“商业银行在信贷决策中嫌贫爱富、搞产权歧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数字技术颠覆传统金融业”“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的比重下降主要是因为监管限制过多”等等。这些观点,有些的确是实际情况,有些可能就是主观判断。但听大家说得多了,就容易把它们当成“规律”,很少去深入思考这些说法的准确性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
到实际经济部门调研,则常常会发现一些不太一样的视角、听到一些不太一样的观点。对于学者来说,近距离观察经济活动非常重要,有些可以佐证理论,有些则可能会对理论提出疑问。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笔者在学校从事教学与科研之余,会经常到全国各地调研,还常与金融界的专业人士深入交流。最近这些年,有两位接触比较多的金融专家,一位是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先生,还有一位是浙商银行前行长刘晓春先生。二位业务经验丰富自然不用说,看问题也常常入木三分,并且为人谦逊,温文尔雅,实在是十分难得的良师益友。杨凯生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所谓对互联网金融“适度监管”的主张,而刘晓春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多数好的小微企业其实并不需要贷款”。事后再看这些观点,确实“非一日之功”,不得不令人叹服。
学术界经常批评国内商业银行在信贷配置中实行产权歧视,偏好国有企业,忽视金融风险。杨凯生与刘晓春二位前行长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指出,商业银行将大量的信贷资金配置到国有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甚至房地产行业,恰恰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体现。毕竟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在保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好的回报。与许多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规范,财务数据也比较完整,即便企业发生了经营风险,政府通常都会支持重组。这样看来,银行将资金集中配置给国有企业,确实是理性决策的结果。不可否认的是,国企和民企没有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这个状况只有政府才能改变。单纯地批评商业银行,或者试图通过推动银行改革来改变信贷资金配置的格局,显然不是对症下药的做法。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金融知识也一样。如果和各国的金融体系比较,可以发现中国政府对金融的干预比较多,用学术界的说法,就是金融抑制的程度比较高。按照一般的金融学分析框架来看,这样的金融体系不仅会造成效率损失,也会带来金融风险。但事实是,这个看起来并不完美的金融体系并没有妨碍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与金融基本稳定。实际上,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会引发很多问题,但如果市场机制并不完善,适度的政府干预反而可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快速、有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为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还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保障了金融稳定。这一点,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关于新兴市场经济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齐头并进的观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政府干预有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也有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究竟哪一个更重要?需要看具体情况。这充分说明,金融学者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去努力了解、分析金融实践。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者听到的观点都是对的。观点不一样,原因很多,也许是因为发表观点的人主观立场不同,也可能是他们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了解这些观点背后的不同决定因素,给出不同的假设前提,整合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这正是学者应该做的事情,否则就可能成为“盲人摸象”。再以银行将大量的信贷资金配置给国有企业为例,从银行的角度看是合理的,但从全局的角度看可能就不太合理。因为国企的效率偏低,长期这样做,势必会影响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面对这样的情况,学者就不能只是简单地指责银行,而应该深入地分析那些令银行偏好国企的环境因素,比如政府对国企的隐形担保,信用环境的缺失,以及政府对存贷款利率的过度管制。只有改变了这些因素,银行的行为才会改变,资金配置的格局也才会改变。
金融理论是一门关于经济活动的应用学科,应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但问题是,不是每一位学者都有机会去深入地了解金融实践的,即便是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很难有机会观察到金融业全景。刘晓春的新作《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间接观察“金融实践”的机会。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一家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的研究所,后来在许多重要的分支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直至担任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行长,其从业经验即使在业内也比较罕见。现在,他转身担任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可以更加系统、深入地思考有关金融特别是银行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可以说他是一位“被金融耽误了的学者”。但也正因为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视角与论点更显独特的价值,这也正是此书最值得大力推荐的地方。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自序
我一直觉得,写经济类的论文、工作报告等,不应该局限于固定格式,而是可以有各种变化的。进入银行的第一份工作是研究所的刊物编辑,每天看那些千篇一律的文章,看得厌烦,有时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就兴致盎然地把人家的文章大肆改动一番。好在那时与作者联系不方便,改了就改了。自己写文字,当然就不按套路写。所以,现在你在读的,就是这样另类的文字。实际上,我也被许多同事看作另类。
我觉得,对工作,对生活,都需要思考、探究,通俗地说,就是应该多琢磨。我经常这样思考和探究,也很享受这样的思考和探究。这样的思考和探究,有时也是对自己思辨能力的考验。不过,我认为,思辨不是钻牛角尖,更不是以所谓理论来规定现实。对一个做具体工作的人来说,思辨就是更好地观察现实,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恰当方法。和一个朋友聊天,讲到理论,我说,没必要拘泥于哪家哪派的理论,我们应该观察现实,解决现实问题。每一个理论家的理论,也是在应用前辈的理论的同时,观察现实,得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如果他拘泥于前辈的理论,就不会有他自己的理论了。中国书法讲究继承,更讲究“有我”,“有我”的前提是扎实地继承前人,但自己写时并不被前人所绳墨。那些鼓吹写字无一笔无来历的,都是书奴,并不是真正的书法家。所以,写文章,要有自己的真实思考。这样写文章,才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所谓思辨,不是咬文嚼字,不是一味拔高对现实的观察,当然,更不是说些同义反复的车轱辘话。工作总结、战略规划、企业文化、业务计划等,是需要具体落实的,而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口号、领导在大会上的报告。我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创造新名词、新口号、新说法上了。一个机关的部门有没有人才,往往就是指有没有好的写手。多少精英把一身甚至一生的才华耗费在这些无用的文字上了。这是巨大的社会浪费。我喜欢唐诗宋词,但不喜欢《菜根谭》一类的鸡汤文字。唐诗宋词,那是真感情、真性情,值得你用一辈子去体会、去感悟。《菜根谭》一类的鸡汤,只让人觉得是一种“假”,会束缚人的思想与行为,或者教人虚假地与人世周旋。书买来后,看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孟子说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杨朱真是古典经济学的鼻祖!我呢,拔一须以熬鸡汤,不为也。
不咬文嚼字,不等于粗制滥造,亦不等同于对现象和事件任意下结论。我深深知道,要敬畏文字。 20 岁不到时,作为知青下乡。有一次,处理一起打架事件,我起草了处理决定。后来为了是“殴打”还是“相打”,上级专门来调查。这件事使我明白,一字之差,是性命交关的。写文章,首先,必须言之有物,有自己真实的体会与想法。其次,语言文字有自己的风格。我追求的是一种平和、简洁、随性的风格,不喜欢那些忸怩作态的文字。再次,要轻松典雅。中国书画讲究书卷气,这是很高的境界,不容易达到。理论性、书卷气,不是随便掉书袋,不是上文说的熬鸡汤,也不是故作高深——那是酸腐气。典雅,实在是字里行间透露的一种气息。最后,自在坦然,富有朝气。文章里有许多过去的故事,但不是回忆录,只是为了说明当前的问题,不是要教训任何人。因为喜欢思考工作中的问题,思考的问题指向的是未来,旨在解决问题,不是一味指责与批评。所以,文章中讲问题的内容比较多,而不是大篇幅地做政策解读之类。因此,希望这些文字是清新的,思想是新鲜的。如果你觉得这些文字老气横秋,可以即刻把这书扔了。不过,扔时一定要注意做到垃圾分类准确。
我要感谢我所经历的这个伟大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才有机会经历那么多不同的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才有机会看到银行从一个简单的机构发展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我有机会在支行、分行、总行工作,有机会在境内外分行工作,有机会做本币业务和外币业务,有机会搞实务,也有机会搞研究,有机会筹备农行浙江省分行的国际业务部和营业部。这些工作经历,给了我直接做或者接触银行的各类业务的机会。没有这些经历,我是写不出这些体会和想法的。曾经有朋友问我,你的记性真好,是不是当初都有记笔记啊?实际上我很少记笔记,就算记了笔记,也不再翻看。我觉得上课或者听人讲话的时候,记笔记会影响理解。我写这些文字,讲这些内容,都是平时经常思考的,也不用参考资料,就享受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快感。在这样写的过程中体会苏东坡说的“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现在的银行,虽然强调转型、创新,但其机构已经非常成熟,分工精细,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全面地接触各类业务和各类机构。因此,我要感谢我工作过的中国农业银行和浙商银行。
我要感谢我的朋友们。是朋友们鼓励我写作、鼓励我演讲。我喜欢思考业务和管理,有时会在闲谈中与朋友交流这些想法。朋友经常会鼓励我:这个想法很好,你可以写下来啊;那个经历很有意思,又是一篇文章啊。也有朋友鼓励我去不同的会议上讲讲。演讲终究与朋友间私下闲聊不同,需要一些系统的思考,这也对写作产生了影响。完成本书,除了要感谢朋友们的鼓励,还要感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廉薇小姐、孟凡钰小姐和中信出版社编辑丁媛媛小姐。文字变成这么一本书,是她们的缘故。整本书的结构、章节安排、章节标题、书名,都是在她们的帮助下完成的。每章前要写一篇导言,也是她们的提议。我只是抱着“顺人不失己”的态度写了这些文字。关于每章的导言,我想了想,导言也要突破常规,因此,我写时是直接根据每一章的标题写下当下的想法。所以,导言并不是每章内容的归纳或提示,可以说是另一篇文字。最后,要感谢杨凯生先生和黄益平先生在自己的写作之余给我写了序,感谢张健华先生为本书作推荐语。我实际上更感谢的是,在这些年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
刘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