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SFI
动态
出版物
未来智能银行:金融科技与银行新生态 作 者 : 张晓朴 姚勇 等著 出版方 : 中信出版社 日 期 : 2018年6月
内容简介

 

未来智能银行:金融科技与银行新生态

张晓朴 姚勇 等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6月

推荐语

李礼辉(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银行前行长)

  本书对互联网银行发展的信息技术背景、理论背景和发展过程做了全面的梳理,对互联网银行作了定义,并阐述了其特征。在大量实证研究取得的成果基础上,从远程开户到经营模式、风险管理到行业监管、现实挑战到未来升华,对互联网银行进行了深入而又动态的分析。本书既可读,又可用,对互联网金融理论和实践均有贡献。

吴晓灵(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作者在书中系统而务实地展现了信息技术革命对银行的冲击与随之而来的变革。它是变革的记述,更是我们研究未来的云梯,值得一读。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技术改造银行的过程还刚刚开始,但“数字”和“连接”对经营模式的意义可能是革命性的,本书总结了作者几年来对这个问题的开拓性分析和前瞻性思考,互联网银行经营模式将会如何转变?风险会展现什么新的特征?相应的监管框架该如何构建?本书不仅提供了有关互联网银行的全新信息,还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话题。


作者简介

  张晓朴: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经济学博士,研究员。2005年和2011年分别获第十一届、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3年获首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Mundell-Huang Prize)”。获中国金融学会第六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评比一等奖(最高奖)。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姚勇:经济学博士,国际经济法学博士后,现供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从事银行业监管规则制定工作。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参与国家重点课题、中国经济50人论坛课题研究十余项,主编《银行管理》(初级)、《银行管理》(中级)等。目前从事银行法、银行监管、经济金融体制以及货币金融史方面的研究工作。


内容简介

  银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变革的创新史。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基础技术迅猛发展,“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给金融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从1989年第一家直销银行英国米特兰银行成立,到当前的移动银行和数字银行,互联网银行发展方兴未艾。特别是以“数据”和“连接”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正在引领银行未来的变革方向。

  本书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互联网银行:未来的银行”的研究成果,研究对象为互联网银行,即以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作为账户开立、风险管理、业务流程构建等关键方面的主导因素,在线为客户提供存贷款、支付、结算、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机构或服务模式。本书以新技术、新服务模式和新用户体验为出发点,试图从技术驱动、远程账户、经营模式、风险管理、新监管及未来方向等方面来抓住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当前的互联网银行只是未来银行的现在进行时,正处快速动态发展之中,对未来银行理论的研究应持开放态度,主动拥抱扑面而来的技术变革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变化。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智能引领未来 

第一章 完美的技术风暴 

大数据——未来金融的动力源 
移动互联——未来金融的赛道 
云计算——未来金融的装备箱 
人工智能——未来金融的无限可能
区块链技术——未来金融的信任机制

第二章 科技发展下的未来银行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 
从互联化到去中心化 
未来的未来 

第二部分 互联网银行:未来银行的现在进行时 

第三章 互联网银行:智能时代的金融机构
 
蝶变
如何定义这一切 

第四章 得账户者得天下
 
“刷脸”时代来临 
迥异的监管态度 
良好原则及现实因素
 
第五章 互联网银行的当下:以体验与场景为基础
 
组织架构 
品牌战略 
客户服务 
产品设计 
渠道策略 
盈利模式 
资源禀赋 

第六章 大数据风控:社交模型、水文模型与滴灌模型
 
突出的信息技术风险 
特有的操作风险:远程账户风险 
新模型下的大数据风控:信用风险管理 
更敏感的声誉风险 
更严峻的流动性风险 
更隐蔽和复杂的反洗钱风险 

第七章 挑战、竞合与估值 

互联网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竞争与合作 
互联网银行独特的估值优势 

第八章 互联网银行案例
 
前海微众银行 
浙江网商银行 
中信百信银行 
荷兰国际集团直销银行:以精简产品线攻占海外零售市场 
波兰mBank:“倒逼”母体变革的互联网银行 

第三部分 新业态,新监管
 
第九章 监管的基本出发点
 
互联网银行对监管的挑战 
监管的必要性 

第十章 主要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银行监管现状
 
主要国家和地区网络银行监管模式
主要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银行监管的具体内容
 
第十一章 我国互联网银行监管的基本考量
 
我国互联网银行监管的现状 
我国互联网银行监管的具体内容 
国内外互联网银行监管的异同 
我国互联网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置身金融创新变革的浪潮中,我常常想起思想巨人邓小平,也常常想起科技巨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

  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是基于当代科学技术实践,对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的发展。

  1994年,比尔•盖茨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将银行比作新技术时代将要消失的“恐龙”,认为银行客户在未来将会流失到高科技金融服务提供商。各国银行无不震惊。

  比尔•盖茨没有明确测算银行“恐龙”的生辰八字,但此后爆发的新技术火山,的确造就了铺天盖地、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互联网金融“云”。近20年,人们感受最深的科学技术创新非移动互联技术莫属。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商业模式。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和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在实践中又一次得到验证。

  我们在金融领域看到,互联网从支付开始突破,迅速攀登金融高地,互联网金融从信息中介直达信用中介,互联网银行异军突起。然而,移动互联技术并没有颠覆商业银行,只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业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驷马难追”的中国传奇告诉我们,比尔•盖茨的话只说对了一半。马云与蚂蚁金服,马化腾与微众银行,马蔚华与招商银行,马明哲与平安金融集团……这些故事证明,洞察市场先机的高科技企业能够迅速攻占金融高地,而洞察技术先机的银行“恐龙”也能够保持生存与发展的活力。

  张晓朴研究员和姚勇博士领衔的课题组,花了两年时间完成的著作《未来智能银行:金融科技与银行新生态》,正是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致敬,对金融创新变革的致敬。

  这部著作对互联网银行发展的信息技术背景、理论背景和发展过程做了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银行作了定义,并且阐述了互联网银行的特征。字斟句酌而又明确具体的定义,深入而又动态的特征分析,体现了作者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对互联网金融理论的贡献。

  关注实践和实务,是这部著作的主要特色。从远程开户到经营模式,从风险管理到行业监管,从现实挑战到未来升华,作者基于大量实证研究取得的成果,让这部著作更像一本教科书、工具书。《未来智能银行:金融科技与银行新生态》是可读的,而且是可用的。这是对互联网金融实践的贡献。

  如今,人类疾驶在新技术革命的快车道上,金融业仍站在创新变革的十字路口。移动互联技术依然大行其道,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的技术风起云涌。新技术的应用不可能一枝独秀,新金融的发展不可能是单行道,融会贯通更值得期待。

  我们这一代人,既然面临历史的机遇,就要担当社会的责任。

  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委员、中国银行前行长

李礼辉


前言

  银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变革的创新史。1967年,巴克莱银行首先推出自动柜员机(ATM机);1969年,智能卡问世;1982年,银行开始进入电子支付领域;1995年,银行推出网上银行服务;1999年,挪威率先推出移动银行业务……伴随新技术变革趋势,信息科技的应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贯穿于银行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尤其是2000年以来,互联网浪潮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基础技术迅速发展,电商、社交应用等线上互联加速推进,金融科技(Fintech)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给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堪比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信息技术等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技术进步正在引领银行未来的变革方向。当前,新兴的银行服务模式无不是技术创新驱动:移动支付已普及到日常生活支付的方方面面,人们外出不必携带现钞与银行卡;人们光顾银行网点的频率正大幅下降,大部分金融需求在PC(个人电脑)端或移动端就能得到满足;智能投顾彰显出模型算法在投资上相对人工经验的优越性;比特币的不断升值拨动着人们的神经,很多人不禁畅想区块链终会将数字货币推上历史舞台;电商、社交应用的推广,使得用户行为大数据挖掘和用户画像生成正在成为现实,衍生出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百信银行等互联网银行在我国陆续开业运营,互联网银行会对银行体系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挑战?互联网银行是否会取代传统银行?这些成为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热门话题。本着对新兴事物研究的好奇心和使命感,本书将研究对象确定为新技术驱动下出现的新型银行运营模式——互联网银行。从全球范围来看,互联网银行并非新鲜事物,上个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纯互联网银行。二十年来,有关互联网银行的研究日益丰富,但对互联网银行的概念、发展轨迹、经营模式、风险特征、监管方向与未来前景,大家众说纷纭,尚存在较大分歧。

  从梳理情况看,既往的研究多聚焦于互联网银行呈现的新渠道、新媒介、新技术手段等物理层面的表象特征,对互联网银行的定义既相对宽泛、容易引起争议,又不足以在本质上对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机构加以区分。本书基于账户这一银行的核心特征和本质功能,将互联网银行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作为账户开立、风险管理、业务流程构建等关键方面的主导因素,在线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资产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机构或服务模式。

  互联网银行不是将现有银行业务简单地移植到网上,而是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它具有以客户体验为驱动,全天候服务、全地域覆盖、业务高效处理,可低成本服务长尾客户的特点,相比传统银行而言,它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从获客渠道和服务方式看,不依赖物理网点服务,不受物理网点设置限制,服务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可以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从运营成本看,互联网银行降低甚至消灭了网点成本,获客边际成本很低甚至几近于零,具备更强的价格优势,具有可低成本服务长尾客户的能力。从技术应用与融合看,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正在构成互联网银行的核心技术支撑,以算法替代人工的智能化服务成为可能,数据驱动取代业务驱动,数据成为银行构筑的底层元素。我们认为,互联网银行既可以是一类银行机构(banks),包括国内的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和百信银行,国外的波兰移动银行(波兰mBank)、美国联邦网络银行(BOFI)等独立持牌法人机构;也可以是一类银行服务或功能(banking),包括各传统商业银行下设的直销银行(direct bank)服务模式,显然互联网银行并不仅限于直销银行,直销银行只是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初级阶段。

  自从1989年全球第一家直销银行——英国米特兰银行诞生以来,互联网银行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投资价值。一方面,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互联网银行是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创新,全方位、系统地重塑银行服务机制的新型银行机构,是银行属性金融供给端的深度变革,其目的是通过构建合理的金融供给机制,更有效率地实现服务社会经济需求的目标。另一方面,从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产生的新需求角度看,互联网银行既是对银行成熟文化和思维的沿承,最大限度适应个体便捷性金融服务需求,也适应社会经济系统对金融科技体系稳健性的需求;同时互联网银行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融合,最大程度上适应个体对便捷性、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也适应社会经济系统对金融科技体系发展的需求。互联网银行有条件兼收并蓄地融合好的互联网金融和好的金融互联网的发展基因,这样的基因融合有望奠定其蕴含的普惠金融价值。

  本书坚持从互联网银行动态发展的视角,以新技术、新服务模式和新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围绕互联网银行的最新的技术变化,系统梳理技术发展下的互联网银行新特征。再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归纳了互联网银行诞生以来发展的整个历程,当前的远程开户情况、经营模式和风险特征,我们深知当前的互联网银行只是未来银行的现在进行时,可能处于0-3岁的婴儿阶段,还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本书的研究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住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第一,技术驱动银行转型的未来方向。总的来看,扑面而来的智能化浪潮中技术创新主要围绕“数据”和“连接”两大内核展开:一方面一切皆可数字化,数据正逐步成为银行的基本业务单元和最重要的资产,数据经营能力将逐渐成为银行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一切皆可跨越时空连接在一起,区块链技术将推动信息互联逐步走向价值互联。智能化程度正日益成为银行最核心的竞争力。

  第二,远程账户问题。基于“得账户者得天下”的实际情况,本书通过对国内外银行远程开立账户的政策、流程和账户功能进行综合比较,回答了远程开立账户是否能达到传统银行账户的实名制要求、远程身份认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远程开立的账户是否能像柜台开立账户一样实现全功能等一系列关乎互联网银行获客能力、资金来源、业务范围的关键性问题。

  第三,经营模式问题。针对千变万化的商业模式,通过对比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一系列经营模式特征,探讨互联网银行发展可行的商业模式。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有精准的定位客户,集中资源分析特定客户的需求和特征,如对电子渠道的接受度、流动资产规模、风险偏好等,再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和服务。运营成本较低,几乎没有物理网点及员工,所以人均产出高,一举奠定互联网银行成本优势。由于不依赖物理网点,得以突破服务的时空限制,实现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显著提升银行服务的便利性与可及性。

  第四,风险管理问题。立足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从经营风险的本质出发,互联网银行还是银行,具备银行的金融属性,从而也具有传统银行所必须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合规风险等,同时也关注互联网银行涉及的特殊问题和风险,如远程账户、信息科技风险、数字签名的法律地位、客户信息安全等。与互联网的结合,在独特的业务模式给互联网银行带来经营优势的同时,也使其风险表现方式以及被客户感知的方式均有所不同,从而使互联网银行风险管理具有明显的新特征,如新技术本身就是重要的风险源,要及时评估新技术运用带来的新风险。在此基础上本书集中针对互联网银行特有的风险表现形式和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探索有效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与工具。

  第五,新监管问题。新型的银行业态必然需要新型的银行监管。本书围绕如何构建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银行法律监管框架做了初步探索。具体而言,首先归纳了互联网银行对监管提出的新挑战,指出监管机构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在一个完整的服务场景中厘定和划清相应的责任主体以及其风险责任。基于此,本书系统梳理、比较各国对互联网银行的监管现状,指出主要国家和地区基本仍将网络银行视为银行业拓展业务的一种渠道,延续与传统银行业相同的审慎监管原则和监管要求,保持监管的透明度和一致性。特别是对我国互联网银行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监管机构应该基于实体经济的现实需求和社会公众的认知水平,按照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基本步伐有序地完善自身的监管体系,明确互联网银行的市场角色和功能定位,厘清互联网银行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并且关注互联网银行的外部关联性和复杂性。

  第六,未来方向问题。1975年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银行卡席卷美国》一文曾预言,蓬勃发展的电子支付方式“不久将改变货币的定义”,人类社会随之将会进入无现金社会。40多年来,电子银行的发展并未如文章预言,带来一个“无支票、无现金的社会”,而是与传统银行相互交融,共同构建起更先进、更健全的金融体系。本书基于纷繁芜杂的业界实践,回顾过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基于“数据”和“连通”技术的根本,用“三个不变”展望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性特征:一是金融功能不变;二是风险控制作为银行的核心功能不变;三是金融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不变。

  最后需要指出,在历时两年多的三轮研究过程中,虽然课题组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阅读、梳理、分析的文献量十倍于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但面对互联网银行这样一个尚处于探索阶段、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新事物,现阶段给出准确的描述和可靠的趋势性判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惟愿这项研究,能给读者以启发,能为今后更深入的讨论提供一个基础和参照,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张晓朴

2018年1月17日


后记

  对于互联网银行这样一个尚处探索阶段、快速发展的新事物,进行特征的描述、内涵的阐述和未来的预判,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然而,正是这样的困难和挑战,决定了现阶段对互联网银行进行或具象或抽象规范研究的巨大必要性和较大影响性、较强引导性。我们组织了精干、权威、有代表性的研究团队,成员既有来自互联网银行一线的实操者、管理者,也有来自监管机构、科研院校、咨询机构等的专家,这些“最强大脑”的头脑风暴和激烈讨论为课题质量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基础。课题组本着对自身和读者负责的精神,投入较大精力,秉承开放精神,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写作,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我们也时常为能与互联网银行的现实和未来进行如此深度的对话感到兴奋。我们希望,这个研究能为今后互联网银行的讨论和研究提供一个起点和遵循。当然,我们深知,受限于我们的积累和精力,我们的研究一定还有很多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地方。

  本书是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互联网银行研究”课题结项报告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是课题组成员和课题所有参与者智慧的结晶,课题组负责人为张晓朴、姚勇。张晓朴研究员和姚勇博士拟定了课题研究思路和报告框架,对课题内容逐章逐节逐段进行了修订,并带领课题组从头到尾进行了统稿。第一章、第二章由汪灿宇、卢钊具体负责;第三章由蒋则沈、马宁、李麟、李振华、施艳、贺裴菲、宋国锋、徐鹏等提供初稿,周琼、杜艳、李文峰、曾子炎、王刚负责后续补充及完善;第四章由赵飞、卢钊具体负责;第五章由卢钊修订完成,部分参考了宋国锋、何大勇、李振华、罗丹等提供的初稿;第六章由杨荣、李振华、施艳提供初稿,曾子炎负责后期较大幅度补充及完善;第七章由柏亮、曾子炎提供初稿,王刚、卢钊负责后续补充及完善;第八章由何大勇、李振华等提供初稿,曾子炎、卢钊负责后续补充及完善。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由蒋则沈、刘斌、张晓朴提供初稿,姚勇、刘澜飚、郭子睿、方兴、汪灿宇负责后续补充及完善;结语部分由卢钊提供初稿,王刚、姚勇负责后续补充及完善;附录部分由姚勇、罗丹、卢钊具体负责。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蒋则沈处长、英凡研究院执行院长杜艳在前期为课题的组织开展和统稿做了大量工作,曾子炎、卢钊、王刚、赵京为统稿、校对和课题联络付出了辛勤劳动。浙商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吴坚,百信银行副行长王晓炜、战略副总裁陈龙强,蚂蚁金服集团首席战略官陈龙、蚂蚁金服研究院研究员王娜丽、冯佳琦、程志云,参与了相关章节的讨论和修订。在此表示感谢。

  本课题历时两年,先后十余次修改完善稿件,及至最终成稿。期间中国银行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中国国际期货副董事长王永利、前海微众银行原行长曹彤、光大云付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夏令武、苏宁金融集团常务副总裁黄金老、腾讯公司政府事务部施艳和苗燕、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贺裴菲等参与了课题不同阶段的讨论和研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特在此表示感谢。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为课题的评审、结项验收等付出了辛勤劳动,并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很多工作,在此对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长王海明及秘书处邱晨晨、曹鹏程、宋晓佺、刘雅、马冬冬、金石为等同志表示感谢!

  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组织的内部课题研讨会和课题评审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委员、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蚂蚁金服集团首席战略官陈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教授刘澜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局副局长蔡莹,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副主任施琍娅,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领沨资本创始合伙人马宁,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赵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研究部总经理张生举,交通银行发展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高峰,苏宁云商集团副总裁、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姜明生,招商银行智能投资工作室首席策略师廉赵峰、光大云付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道明,微众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刘堃,浪潮集团副总裁孙成通,上海农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唐静芝,富邦华一银行零售银行部第一副总裁翁仲伸,浙商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吴坚,浙江泰隆商业银行首席信息官徐恒军,北京资配易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林,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少锋,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之皓,正略集团董事长赵民,华夏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钟楼鹤,汇付天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晔,点融网联合首席执行官、共同创始人郭宇航,渣打银行个人银行客户部董事总经理朱亚明等对课题报告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建议。在此,对以上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作者由衷感谢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委员、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先生在课题评审阶段提出的高质量建议并为本书做序,感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的专业推荐!